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58篇
  免费   3701篇
  国内免费   4233篇
测绘学   3416篇
大气科学   2769篇
地球物理   3215篇
地质学   11556篇
海洋学   1942篇
天文学   412篇
综合类   1852篇
自然地理   4130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99篇
  2022年   579篇
  2021年   730篇
  2020年   719篇
  2019年   801篇
  2018年   673篇
  2017年   833篇
  2016年   846篇
  2015年   964篇
  2014年   1217篇
  2013年   1207篇
  2012年   1375篇
  2011年   1461篇
  2010年   1125篇
  2009年   1248篇
  2008年   1262篇
  2007年   1484篇
  2006年   1481篇
  2005年   1340篇
  2004年   1271篇
  2003年   1121篇
  2002年   1071篇
  2001年   879篇
  2000年   883篇
  1999年   731篇
  1998年   691篇
  1997年   594篇
  1996年   467篇
  1995年   448篇
  1994年   384篇
  1993年   307篇
  1992年   224篇
  1991年   160篇
  1990年   132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68篇
  1987年   66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1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The longitudin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a river–lake–marsh system (RLMS) refers to the actual water-mediated transport of material from upstream to downstream areas along a spatial gradient and is fundamental to understand hydrological and biogeochemical cycles. However, due to a lack of consensus on appropriate data and methods, the quantification of connectivity is still a challenge, especially at the catchment scale. We developed a new method to evaluate longitudin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based on fluxes of materials (water, sediment, and chemicals) along a RLMS. The calculation of fluxes is based on the longitudinal pattern of terrain gradient, which influences transport efficiency, and on contributions from hillslopes, which set the initial spatial template of material loading to the RLMS. We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s from hillslopes to RLMS based on a new modified version of the index of sediment connectivity (IC) proposed by Borselli et al. (2008) and revised by Chartin et al. (2017).We applied this method to the Baiyangdian Basin covering an area of 3.4 × 104 km2 in China and quantified longitudin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uring normal, wet, and dry periods(April, July and December) in year 2016. We found that areas with good structural connectivity exhibited poor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uring the normal and dry periods. Modelling testing with discharge data from hydrological stations and measured chemicals from Baiyangdian Lake was satisfactory in test periods. We conclude that public data and Digital Elevation Model-derived information can be used to reliably map the longitudin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RLMSs. The proposed method provides a useful tool for monitoring and restoring the longitudinal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of RLMSs and our results indicate that efforts aimed at restoring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in RLMSs should take into account landscape patterns that can greatly influence fluxes in the watershed.  相似文献   
82.
设计与开发的城市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采用C#为开发语言,Visual Studio为开发工具,是以ArcEngine组件为基础开发的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本系统设计主要的研究内容为:对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地下管线系统的总体设计,包括系统的数据库设计和功能设计,编程实现了管线系统的用户管理子功能以及管线浏览、管线查询、管线编辑、管线分析的爆管分析等功能。基本满足城市地下综合管线统一管理的要求,对于提高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利用以及保障管线正常稳定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3.
最优权组合预测法在采煤沉陷变形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小红 《测绘通报》2020,(4):111-115
煤矿地表沉降变形预测多基于煤矿开采沉陷预计理论展开,基于变形分析理论的变形预测模型目前多集中在单模型预测。本文基于组合预测思想,以非等间隔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模型为预测单模型,以陕西北部某煤矿采煤工作面上方实测地表沉降值为数据源,以最优加权法对单模型预测结果开展了最优权组合,组合模型中两种单模型的权重分别为0.466 7、0.533 3。选取部分监测点的预测结果进行模型精度评价,结果表明:3种预测模型精度均达到了一级。经对比3种模型预测结果,最优权组合预测的模型精度较单模型明显提升,预测结果较非等间隔灰色预测模型与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有明显增益。  相似文献   
84.
基于台湾海峡西部新采集的高分辨率二维地震资料及钻井数据,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建立台湾海峡西部高精度等时地层格架,在此基础上厘定了地质年代属性和沉积相特征分析。研究表明第四纪地层识别出6个三级层序界面,对应地划分为5个三级层序。研究区地震相主要有席状平行—亚平行地震相、前积地震相、下切谷充填地震相、充填状低连续地震相和充填状杂乱地震相等,不同的地震相及其组合代表特定的沉积体系。通过以上分析可知研究区新生代主要发育于海陆过渡地带,主要发育冲积/洪积平原相和滨岸平原相,在此基础上分析沉积演化特征,为台湾海峡西部海域进行精细勘探提供地质依据,这对将来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5.
朱建鹏 《吉林地质》2020,39(1):49-54,65
本文对吉林省中部大口钦地区营城组流纹岩进行了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流纹岩以富硅、贫钙、贫镁、贫铁为特征,在地球化学上具有典型A型流纹岩特征。在痕量元素组成上,富集LREE和LILE元素(如K、Rb、Th、U),亏损HREE和HFSE元素(如P、Ti),具强烈的负Eu异常。其原始岩浆来源于下地壳的部分熔融,形成于滨太平洋板块俯冲引起的加厚岩石圈拆沉后的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86.
青藏高原对四川盆地的挤压作用导致了龙门山断裂带的形成及其山脉的隆起。本文以龙门山附近区域板块运动以及深部岩体力学特性为背景,采用FLAC3D软件模拟再现了时间跨度为700万年的龙门山区域构造系统演化过程。研究结果表明:在板块运动作用下,F1、F2和F3断层依次形成,贯通的断层对地表的抬升具有较强的控制作用,当断层贯通于地表后,龙门山及其以西的川西高原持续隆起,平均抬升速率约为138mm/yr,而龙门山断裂带以东的川西坳陷只有较小的抬升量,从而导致川西高原抬升8996 m, 致使该区域产生6000m左右的落差,模拟的地形特征与目前的龙门山地形地貌基本相似。依据模拟结果与实测资料,绘制了龙门山断裂带形成及其附近区域地形地貌的演化过程图,呈现了板块挤压、断层塑性位错、地表侵蚀和沉积作用等因素共同作用对地形地貌的塑造过程。  相似文献   
87.
网络视角下中国十大城市群区域创新模式研究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4  
马双  曾刚 《地理科学》2019,39(6):905-911
从地理开放、区域协同和创新能力3个维度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基于网络视角刻画2015年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特点,并据此划分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模式。研究表明,中国十大城市群的区域创新模式存在显著差异。长三角、京津冀和珠三角城市群已具有较好基础,海西城市群缺乏高水平的内部协同,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过度依赖外部联系,北部湾城市群拥有较明显的核心-边缘内部网络结构,哈长、中原和关中城市群各维度评价均不高,区域创新模式最差。  相似文献   
88.
以水利益共享代替分水的理念有利于充分发挥水资源效益和减少区域矛盾冲突,但由于缺乏具体可实施的分配模式一直停留在设想阶段。基于水利益共享理念,建立跨境流域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指标体系,并结合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境水资源利用现状及需求,提出澜沧江-湄公河流域跨境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模型。为基于水利益共享的跨境水资源多目标分配提供了具有充分可操作性的指标体系和分配模型,有助于推进跨境流域水利益共享的实施,实现区域双边或多边在水资源利用上的共赢和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89.
90.
在三维地震资料的基础上,依据构造带划分原则,把江汉盆地构造带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断裂、盐构造及古潜山,共25个,并分别在3个类别中选取一个典型构造带进行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